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美妆门户网资讯正文

当瓷与竹相遇瓷心有节出现日子中的竹文明

时间:2019-11-17 19:12:39  阅读:4686+ 来源:澎湃新闻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姜敏0568

11月16日至21日,“瓷心有节——小宝竹意念展”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举办。据介绍,作为对艺术家近期著作的一次总结,展览期望折射出传统艺术绘画的文脉传承。在展览现场,既有关于竹绘画,还有与竹结合的瓷器、紫砂、家具等,让人体会竹文明与日常日子的结合。

展览现场

“竹意念展”不囿于传统界说的纸上作画,而是企图着眼于瓷器、紫砂、丝绸、文房,再结合明式黄花梨、紫檀家具、香道、花艺、音乐视频等,将“竹精力”与“竹文明”用特别的方法出现出来,从而诠释艺术源于日子的实质。

《雪竹》 68X136cm

《金竹》 136X68cm

“竹”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明的经典意象,自古以来就遭到文人雅士的喜爱。从魏晋“竹林七贤”的高标自诩,到唐代韩愈“百叶双桃晚更红,窥窗映竹见小巧”的由衷赞许,再到苏轼“宁可食无肉,不行居无竹”的痴心偏心,“竹”已然成为文人士大夫们趋雅心态的一种外化符号。在绘画中“梅兰竹菊”作为传统符号被演绎,竹入画,约始于唐,宋代苏轼弃双勾着色法,枝干、叶均以水墨演绎,尔后吴镇、柯九思、郑板桥皆为画竹名家。

展览现场

展览现场

从文同、苏轼带有文人意味的竹到“画谱”中“个字法、介子法”的画法解读,再到民间艺术,“竹”成为了一种符号,大略会拿毛笔的人,都能够画几笔竹,但其高低却不只包含了翰墨素质,更包含了画者的个人修养。

韦小宝1971年出世,他长在四川,处处有竹,儿时的游玩都在竹林中,家中器皿也有多用竹编。回想儿时日子的韦小宝说:“‘居有竹’底子不必故意去寻求,那是一种垂手而得的日子标配。由于竹在身边,画画就从竹开端了、一枝、一叶、一节在日子中随处可见,一切都是自然而然。”

韦小宝测验在青瓷上画竹。“一件好的精品青瓷要有好的器型、好的釉色、好的工艺,三者缺一不行。青瓷根本都是素面不需要图画,图画欠好反而会给好的青瓷减分,所以在青瓷上画画不是什么图画都合适。”此次著作的创造者韦小宝如是说,“而竹子原本的色彩与青瓷很合,再画竹枝能够更俊美一点,也增加了青瓷的文气。”

直颈瓶 高23.3/口径5.4/底径9.4cm

纸槌瓶(哥窑)高29/口径5.6/底径16.8cm

中国人尚玉,青瓷釉色温润如玉,完成了人们化泥为玉的朴素希望。竹承载着中国人的时令和傲骨。两者的结合表现了中国人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。南田窑创始人吴维清介绍道,本次展出的展品在施釉上,经过屡次上釉提高烧成后的釉色厚度和润度,使其挨近玉的质感;在器型规划上,则坚持纯手工泥坯拉制,坚持传统官窑薄胎厚釉的上乘工艺。

据了解,此次展出的龙泉青瓷器型多样,有佳人醉、纸椎瓶、鱼耳瓶、神兽罐、梅瓶、凤耳瓶等。展品经韦小宝手绘后,竹子在梅子青釉色中的温润柔软感经过阳刻方法得到杰出,兼之高温在竹子边际造就的泛黄作用,全体的层次和意境进一步加深。

橄榄瓶 高29/口径3.5/底径7.2cm

“我一向痴迷于画竹子,每一次勾勒,都似乎站在竹林下,感触竹叶飘落一会儿的美,这种感觉能够使人安静下来,鼓励我测验更多创造的可能性。”韦小宝说道,“此次展览,我将龙泉青瓷与小宝竹元素结合,做一个用情感来表达、用著作来对话的记载者。”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